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提升。2023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8719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5%,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总额的比例为 15%,较 2022 年略升 1 个百分点(见图 2-6)。从主要项目看,规模位居首位的运输服务进出口 2472 亿美元,较 2022 年下降 22%;位居第二位的旅行服务进出口 2213 亿美元,增长 72%,已恢复至疫情前 2019 年的近八成;位居第三位的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 1584 亿美元,增长 8%。服务贸易出口额有所回落。2023 年,服务贸易出口 3321 亿美元,较 2022 年下降 11%(见图 2-7)。占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大的项目中,其他商业服务出口 982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4%,占比 30%;运输服务出口 870 亿美元,下降 41%,占比 26%;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 581 亿美元,增长 4%,占比 17%。服务贸易进口延续增长态势。2023 年,服务贸易进口 5399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17%。占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较大的项目中,旅行服务进口 1965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71%,占比 36%;运输服务进口 1601 亿美元,下降 5%,占比 30%;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其他商业服务进口 602 亿美元,增长 15%,占比 11%。服务贸易逆差扩大。2023 年,服务贸易逆差 2078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1.4 倍,主要体现了跨境旅行有序恢复的影响(见图 2-8)。从主要项目看,旅行服务逆差 1717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长 69%,我国居民跨境旅游以及个人留学等旅行活动显著回暖;运输服务逆差扩大至 731 亿美元,主要是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供需紧张状况缓解、国际运价向疫情前常态回归,使得运输服务出口金额下降;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 317 亿美元,增长 2%;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顺差项目,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 193 亿美元,为历史较高水平。服务贸易区域分布延续稳定。2023 年,服务贸易前十大伙伴依次为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和澳大利亚,服务贸易规模合计达 6041 亿美元,占比为 68%(见图 2-9)。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壁垒增加等影响,全球知识产权贸易增长放缓。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出口竞争力逐步提升,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文化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贸易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贸易高质量发展。(一)全球知识产权贸易增速持续下滑。世界银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知识产权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9412 亿美元,较 2021 年下降 1.9%。受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2018 年至 2022 年,全球知识产权贸易额年均增长仅 3.2%,低于 2013 年至 2017 年 5%的年均增速。(二)发达经济体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全球制造业体系占据领先地位并拥有大量国际知名品牌,近十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知识产权贸易均为顺差,合计贸易额在全球占比保持在 7 成左右。新兴经济体方面,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五国知识产权贸易额合计在全球占比从 2019 年的 7.7%提升至 2022 年的 8.9%。(三)数字技术创新成为主要动能。近年来,受科技革命推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国际专利申请快速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23 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 4 位的分别为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电气机械和医疗技术,占比分别为 10.2%、9.4%、7.9%和 6.7%。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速居前四位的分别为电气机械、交通运输、半导体和冶金,增速分别为 8.7%、7.7%、5.6%和 4.9%。(一)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稳定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知识产权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2013 至 2023 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年均增速为 9.4%。2023 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为 537 亿美元,其中出口 110 亿美元,较 2019 年增长近七成。(二)知识产权贸易在服务贸易所占权重逐年提升。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知识产权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服务业创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2023 年,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约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 6.1%,较 2019 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三)知识产权出口大型企业数量增多。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聚焦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收入规模不断提升,2023 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发生实绩企业中,年跨境收入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70 余家,较 2019 年增加 36 家。(一)信息技术领域核心科技实现专利出口突破。在创新发展驱动战略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国产替代化率不断提高,并实现了自有专利的出口,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稳步增长,2023 年相关收入较 2019 年增长 32%。(二)新能源汽车领域探索技术输出。长期以来,由于海外汽车技术相对领先,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贸易呈现逆差。但与此同时,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向好,带动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成果输出转化,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稳步增长,2023 年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同比缩小 13%,实现专利“进口输入”与“对外输出”并存。(三)文化产品“出海”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通过科技创新和服务内容创新,我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文化及娱乐领域知识产权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23 年出口规模升至 2019 年的 1.7 倍。总体来看,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成果有效转化,持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多元贸易布局,为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支撑与核心动力。
来源: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摘编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23 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点击下载: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pdf